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穆斯林,吃冰淇淋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們或多或少在無意間都吃了(不少)Haram的東西。不知者無罪,但每個穆斯林消費者都應該要多多學習,以求盡最大的能力避免誤食Haram食品的機會。 不確定能不能吃的時候,還是不吃為妙。

在台灣我很少吃冰淇淋。當然,在還沒有做清真認證時,甚至是開始做清真認證的前期,因為無知,我陸續吃了不少穆斯林不能吃的冰淇淋。 冰淇淋為啥不能吃? 若不是因為非Halal的動物性成分,就是因為酒精囉。

我沒有食品的專業背景,只能就我知道的部分提出說明。一般冰淇淋的成分中穆斯林不宜者有四:乳化劑、明膠、香料以及酒精。

1.乳化劑:就是讓水和油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東西。之前的文章有提過,可以做為乳化劑的成分有很多,有的是植物性來源,有的是動物性來源,一般不會特別標明。如果包裝上的成分標示只寫著乳化劑,還是把它當成穆斯林不宜的吧。

2.明膠:有的會寫動物膠。添加明膠的目的是要增加冰淇淋的黏稠度和細緻度。一般來說明膠都是豬或牛來的,也有魚來的。但除非產品標明Halal,否則看到明膠或動物膠我們就該避免。

3.香料:很少有冰淇淋不加人工(合成)香料的。香濃的冰淇淋很可能是人工香料假出來的。草莓香料、巧克力香料、牛奶香料、芋頭香料、花生香料....,這些香料跟草莓、巧克力、牛奶、芋頭、花生....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一些化學成分和有的沒的成分調出來的「香味」。以健康的角度來看,人工香料不太健康;以Halal的角度來看,這些香料的成分中可能包含脂肪酸、胺基酸、酒精萃取成分...,而脂肪酸可能是牛奶來的,可能是植物油或其他動物性成分,胺基酸也可能是豬或者其他來源,追溯下去簡直沒完沒了。

4.酒精:除了剛剛提到的人工香料可能包含用酒精萃取的成份之外,有些口味的冰淇淋還包含酒精成分。我入教前很愛H牌蘭姆葡萄口味的冰淇淋就添加了蘭姆酒。

有時候真的很想吃冰淇淋啊,站在大賣場的冰淇淋冷凍櫃前一樣一樣看成分,大部份的冰淇淋不是成分不明(寧可不吃),就是穆斯林不宜。好不容易找到標示著「素食可」的冰淇淋,也是我不想吃的口味。我看還是自己買一台冰淇淋製造機自己做比較快。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你吃的雞鴨牛羊魚

伊斯蘭的規定看似很嚴格,但其實也給人很多方便。教法上對於在無知的情況下犯了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其實都不予責怪。科技越發達、加工品越多,我們對於吃下肚子裡的究竟是甚麼知道的就越少。我敢說一般穆斯林大眾凡是吃過加工品的(包括餅乾糖果等等),或多或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都吃進了一些Haram的成分,但「不知者無罪」。知道的越多,能吃的東西就越少,去超級市場買個東西都綁手綁腳的。但如果我明明知道又不說出來,好像也不對。每次我都很猶豫,到底該不該把學到的一些東西寫出來呢?會不會反而被抱怨我害大家的生活變得很不方便?但不說的話,在審判日我要怎麼面對真主?
--------------------------------------------------------
不是要嚇你,但很多雞羊牛羊魚嚴格說來都不能吃。簡單的說,問題在飼養或養殖時所使用的飼料。
我本身是歸依穆斯林,小時候家裡曾經大規模養了上萬隻雞、上百條豬。我父親當時也是國內大型家畜飼料廠的業務員。不過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根據我父親所知,不論雞鴨牛羊魚,一般飼料的基本內容不外乎是米糠、雜糧、大豆粉、玉米、鹽、澱粉、奶粉、動物性成分以及添加物等。根據他的說法,於是我開始蒐集一些資料。
常見的動物性成分可能包含骨粉、肉粉、魚粉、羽毛粉、血等等。
常見的添加物則包括有色素(調色用)、香料(掩蓋異味)、抗生素、維他命、礦物質、微生物(用來消除或降低糞便中的臭味)。
飼料的成分來源以便宜為主,如果都用玉米大豆米糠…成本太高,死雞死豬死鴨死牛死羊死魚、不要的雞鴨牛羊魚皮毛骨、屠宰場宰殺後的廢棄動物屍骨、血和內臟、牛羊豬雞鴨的排泄物……混合入米糠、雜糧、玉米、豆粉等等,就是一般常見的飼料了。我不是嚇唬你的。
這些合法嗎?很不幸的,是的。不只台灣這樣,全世界各地的飼料恐怕都差不多。
也許你要問我,牛羊不是吃草的嗎?沒錯,課本上電視上都是牛羊在草地上悠閒的慢吞吞的吃草散步,但現實生活中的牛羊,除了草,還吃肉,牛可能吃牛的肉粉骨粉和血加工做成的飼料,其他動物也一樣。狂牛症怎麼來的?餵吃草的牛吃肉,牛能不生病才有鬼。
那魚呢?我有個朋友家在南部,家附近有個吳郭魚養殖池,魚池邊有間豬舍,豬的糞便就直接排入吳郭魚的養殖池中,每條魚都長得又大又肥。再舉一例,曾經有廠商拿虱目魚鱗製成的魚膠原蛋白來申請Halal認證,但虱目魚的飼料中含有將近三分之一的豬油和豬骨粉,因此申請失敗。
那豈不是所有養殖的雞鴨牛羊魚都不能吃了?也不是,我在此說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還是有不放肉粉骨粉和血的飼料,還是有畜牧業者只餵牛羊吃草(我知道的是在澳洲(註1)),但我個人會避免吃養殖的魚(起碼在台灣是這樣),漁船撈捕的野生海水魚在我看來安全點。
我不太確定國外對肉品的清真認證是從哪一段開始檢查,是只看屠宰過程呢?或者連飼養時用的飼料都是驗證範圍的一部份?我本身也尚未有肉品或屠宰的清真驗證經驗。這陣子因為有廠商打電話來問申請清真屠宰的相關問題,給了我著手蒐集飼料成分的動機。寫好文章後想了很久,到底該不該把我知道的跟大家分享?
以前的雞鴨牛羊魚哪可能吃這些怪東西?科學太進步對穆斯林生活其實是一大不便。嚴格去探究的話,連要吃雞蛋,我都不知道生這顆蛋的雞有沒有吃到不該吃的東西。

(註1) 澳洲政府為了防止狂牛症,自1977年起開始實行一項禁令,禁止餵食反芻動物(如牛羊馬)含有脊椎動物(包含魚和鳥)成分的飼料。目前澳洲全面禁止餵食反芻動物包括血、肉、骨、魚、家禽、羽毛或是包含前述項目之複合性飼料。這點連一向對農產品規定嚴格的歐盟都還無法做到,所以吃澳洲牛羊是比較安全的。
(註2)對於使用糞肥(甚至是豬糞)當種植蔬果的肥料,在清真認證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對於飼料,無論是使用Haram或Najis的成分都是不被允許的。清真的屠宰不應該只看屠宰過程,完整的清真屠宰應該從飼養端開始檢視。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奶精、乳化劑、脂肪酸

做清真認證滿一年了,這一年我看了不少申請文件,看了很多產品的成分,Alhamdulillah,我從中學了很多有趣的知識。
近日的心得是,奶精的問題不小。廠商從六月提出申請到現在,一路不停被我催補文件,甚麼萃取液之類的一大堆,最後好不容易這些複雜的成分的資料都ok了,只差一個奶精,但偏偏就是這個奶精不行,所有含有奶精的產品都無法通過認證。之前幾個月辛苦去跟製造商、供應商要來的資料都白費了。

奶精的問題在哪裡?──乳化劑。乳化劑是一種幫助油和水混合的東西。
市面上可以做為乳化劑的東西有很多,當然,並不是所有含有的乳化劑的東西都不是清真的,要看乳化劑的成分。
Monoglyceride(單甘酯或稱甘油單酯)和Diglyceride(甘油二酯)都是常見的乳化劑,是一種脂肪酸(fatty acid)。
脂肪酸可能是動物性或植物性來源。除非能證明是植物性來源,或者是Halal的動物性來源,否則無法通過清真認證。上一篇豬的衍生物的圖裡面就有包含Monoglyceride和Diglyceride這兩項(請見圖的左上角)。

那麼植物性奶精就沒問題了吧?很遺憾的,並不是這樣。原因還是在乳化劑。曾經有廠商說他們採用的是植物性奶精,但卻無法證明奶精所含有的乳化劑是植物性的。(註)
據我所知,在這個部份就算拿產品去實驗室做檢測也沒用,因為成品中的脂肪酸是驗不出來源的。也就是說只會驗出是脂肪酸,但究竟這脂肪酸是植物性來源或動物性來源?驗不出來。

給穆斯林消費者的建議是,除非有標明乳化劑的成分(例如,阿拉伯膠也可以做為乳化劑,是Halal的),只要沒有標示Halal的乳化劑和奶精產品都別碰。
給廠商的建議是,如果想要申請清真認證,先找好Halal的奶精,或者Halal的乳化劑。有任何問題,找你的發證單位問問吧。

(註)所以我有時候看到標明「奶素」的產品還是不敢買就是這樣,我很懷疑這些製造商是怎麼決定一個產品是不是「全素」或「奶素」。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無所不在的「那個動物」



「不吃豬肉」是很多人對穆斯林和伊斯蘭的印象。穆斯林不吃豬肉,這當然是事實。有很多穆斯林很忌諱看到豬,甚至連豬的圖片都不願意看到。這讓我想到哈利波特裡面的佛地魔,一般人都用「那個人」來稱呼他。實際上,穆斯林不吃豬肉,但不至於要把豬趕盡殺絕。


每天接觸清真認證事務,慢慢地發現豬的相關製品真是無所不在,很多我們想都想不到的東西,居然都跟這個動物有關。

雖說有清真認證是替穆斯林消費者把關是好事,但穆斯林消費者自己也該被教育一下,增長知識。尤其身在一個沒有官方的清真認證單位替穆斯林消費者把關的非穆斯林國家,穆斯林消費者自己的知識很重要,能讓你更懂得保護自己。

這張圖是從我在國外受訓時看到的一張圖修改來的。原圖是英文,我將之翻譯並稍加改寫而成。

也許你會對豬及其衍生物製品的無所不在感到訝異,不過我要告訴你,真實的情況還不只這些,就我目前的力量實在無法全部列舉出來,只能列個大概了。
因為要出遠門將近一個月,短時間無法更新網誌,日後再就這張圖,一個部分、一個部分慢慢說明,希望能解釋得更詳盡。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關於酒精的規定

當然,酒是伊斯蘭所禁止的項目之一。在古蘭經裡面提到,飲酒雖有其好處,但其害處大過好處。
穆斯林不該沾酒,不論是飲用酒,或是用作烹調目的的酒,都是被禁止的。即便,在料理過程中酒精已經揮發了,還是不行。有一種例外是醫療用途,例如是為了傷口或器具的殺菌消毒必須使用酒精,這是許可的。

在清真認證方面,針對食品而言,「基本上」產品一旦與酒精或乙醇沾上邊,就無法通過認證,我會說「基本上」,表示這部分各國作法不一,詳見後述。但對於非食品,如化妝品或保養品等,就會比較寬鬆一點。譬如說,含酒精的醬油不會是Halal的,但一個Halal的外用保養品的確是可能含有酒精萃取成分的。

接下來針對要吃進肚子裡的清真食品認證再作進一步說明。食品中含有酒精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製作過程中添加進去的,另一種是製作過程中自然發酵產生的。老實說,各國清真認證單位關於產品生產過程中酒精或乙醇的使用規定有不同的認定。
先來說第一種情況:食品製造過程中添加酒精者。這種情況下使用酒精有幾個目的,或是為了增加香味,或是作為萃取的溶劑(solvent)。有爭議的部分是後者。有些認證單位對於萃取用途的酒精是許可的,但有兩個前提,一是最終產品不得有酒精殘留(檢驗之酒精殘留最高不得超過0.5%之類的,各國認證單位的標準不見得一樣)。例如:葡萄籽萃取一般是用酒精作為萃取溶劑,有些認證單位認為這樣的葡萄籽粹取(或其他所有酒精萃取的東西)符合清真認證標準,但也有些發證單位不接受所有用酒精萃取的產品。二是看這些酒精的來源,如果是工業用酒精或乙醇,才在他們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但若是來自製酒產業,就不在清真認證許可之列(註)。 如果說有些東西要用白蘭地萃取,或萃取自葡萄酒等,就不會被這些發證單位所接受。至於怎麼判斷酒精的來源,各認證單位自有他們的辦法。
第二種情況,是產品的製程中自然發酵產生微量的酒精,例如醋或味霖等產品,在發酵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酒精。因為酒精是自然產生而非添加進產品的,加上成品的酒精含量極低,這樣的產品是符合清真食品認證的。 但據說有些醋類產品在釀造的過程中會加入酒精促進發酵,以縮短製程,這就不在清真認證允許之列。

一般來說,因為各國發證單位對於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進去(非自然產生的)酒精的態度不一,為了避免A國認證的產品到了B國卻不被接受,建議廠商還是避免使用酒精萃取的原物料。


(註)以一個清真認證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有點滑稽。我想未來各國清真認證單位會朝向不允許使用酒精萃取的方向修正,畢竟,酒精就是酒精。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穆斯林也是人

寫了幾篇關於甚麼是Halal(清真)的文章,穆斯林甚麼能入口、甚麼不能入口,每個穆斯林都應該清清楚楚。在伊斯蘭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律法就是國家的法律,犯罪甚至結婚都要上宗教法庭。

比方說,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能不能喝酒跟你的宗教信仰有關。如果不是穆斯林,喝酒喝得爛醉也沒事,當地很多飯店或餐館也都有賣酒。但如果是穆斯林喝酒被逮到,可是大罪。之前就有個阿聯的穆斯林酒後駕車肇事,後來被判鞭刑80下,另外加罰款2萬6000Dirham,合美金七千元。

穆斯林不能喝酒,連料理用的酒精都不行。但我相信沒有一個穆斯林能跟你保證你在外面不會碰到或看到喝酒的穆斯林。同樣的,傷害別人和自己的事情也是穆斯林不應該做的,但也沒人能保證穆斯林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不然就不會有所謂的恐怖分子出現了)。
Why?因為穆斯林也是人。

寫到這裡,我很怕給讀者一種「穆斯林喝酒做壞事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樣的印象。我要說的是,法律規定不能吸毒、不能勒索、不能嫖妓...,但是不是就沒人吸毒、勒索、嫖妓?不是。每天都有人犯法。出家人不能吃肉喝酒、不能有男女關係,但是不是所有比丘和比丘尼都謹守戒律?那些新聞報導中詐財、吃肉喝酒、甚至出家後還同居生子的例子也不是沒發生過。

佛教是一種宗教信仰、基督教是一種宗教信仰、伊斯蘭也是一個宗教信仰。有很多事情跟宗教沒有關係,只跟「人」有關係。是人就會犯錯。

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沒有那麼神祕,也不是恐怖分子,我搞不懂為什麼每次穆斯林犯錯就要被拿來用放大鏡檢視。

一件兇殺案發生了,兇手如果是穆斯林,他的宗教會被拿來大作文章,如果他是基督徒或佛道教徒,他的宗教甚至不會在整件新聞中被提起。

2009年美國胡德堡軍醫射殺軍中同袍的事件,他穆斯林的身分出現在每篇新聞報導裡。

事實是,穆斯林常常受到歧視。我並不是說他殺人是因為受到歧視,我是說這整件事未必跟他的宗教有關,何必要提到他的宗教信仰?
「這名殺人的35歲林姓男子,在28號晚間殺了五名同袍,警方正在調查殺人的動機和原因是否與他佛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徒/天主教徒/統一教徒的身分背景有關。」這一段話讀起來是不是很怪異?
但若將上面這段話改成:「這名殺人的35歲林姓男子,在28號晚間殺了五名同袍,警方正在調查殺人的動機和原因是否與他的穆斯林身分背景有關。」讀起來是否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這都是甚麼原因?都是媒體的誤導和社會大眾對伊斯蘭和穆斯林的誤解。
「我的穆斯林同學喝酒、把妹耶。」「穆斯林不能喝酒?為什麼上次那個某某某跟我們出去也喝酒?」「齋戒月的齋戒是每個穆斯林的責任?可是那個誰誰誰就沒有齋戒啊!」.....
諸如此類的例子我聽多了,事實是,信仰伊斯蘭教不代表就會變的完美,穆斯林也是人,也會犯錯,也和其他宗教一樣會有虔誠和不虔誠的人。

佛教可以規定不能殺生吃肉、印度傳統宗教耆那教徒不僅吃素,連根莖類的植物都不吃,穆斯林不能吃豬肉不能喝酒,相對於其他宗教和他們的信徒,穆斯林並沒有特別奇怪。

事實是,穆斯林不是恐怖份子,伊斯蘭教也不是甚麼神秘奇怪的宗教。我不能說人們太大驚小怪,但的確一般大眾對穆斯林和伊斯蘭的了解太太太少了。
一般人覺得伊斯蘭教和穆斯林都很神秘,那是媒體或其他總總因素造成大家對我們的誤解和偏見。
說穿了,有很多事情,跟信仰甚麼宗教沒有關係,只跟「人」有關係。

註:伊斯蘭的規定不會因為教派或者國家、文化風俗等差異而有所不同。所有規定都在古蘭經和聖訓中,沒有版本、國家、風俗的差異。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甚麼是齋戒月(Ramadan)

回曆(Islamic Calendar, 伊斯蘭曆)九月對穆斯林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個月。

每年伊斯蘭曆第九個月,稱Ramadan,以新月出現的第一天開始,到下一次新月出現,除了老人、小孩、病人、孕婦、哺乳中或月事來潮的婦女、旅人(註)之外,所有穆斯林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齋戒。在齋戒月期間每天從日出到日落停止進食、飲水還有抽菸,房事也是被禁止的。

齋戒者在日落之前不僅連食物和飲水不能入口,言語和心態上都要平靜平和,辱罵諷刺詛咒說謊欺騙等負面的言詞和行為對個人在齋月的功修都是不好的。
齋戒者若在日出到日落之間刻意吃喝、抽菸或有親密關係等壞齋的行為,在齋戒月過後是需要補齋的。除非是無心的壞齋行為,否則壞一天的齋要還補兩個月,代價很大。

在伊斯蘭的觀念裡,這個月裡天堂的大門敞開,惡魔都被關起來。在齋戒月裡戒除慾念、修念可蘭經,是穆斯林一年之中最接近真主(Allah)的日子。
齋戒者藉由忍耐飢餓和口渴,可以體驗窮人的生活,同時更能懂得珍惜自己的所有。同時藉由這一個月的齋戒,有點贖罪惡的意味。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做錯什麼的時候,藉由齋戒並頌讀可蘭經,真心的祈求真主的慈敏,祈求真主恕饒自己犯的過錯。

過了一天的飲食戒除,日落後,通常以水和椰棗開齋。飲水和享用椰棗之前,可以向真主祈求任何事(當然以合理為原則啦!什麼發大財這種的當然是很不切實際),之後家人應當齊聚一堂,共同享用晚餐,但應避免大魚大肉,以清淡營養為維則。齋月結束後的連續三天,中文稱為開齋節,是穆斯林一年的兩大節日之一。

若要問我整天不喝水會不會很難受,其實並不覺得太餓或太渴,些微的飢餓感和口渴,更能讓我珍惜自己所有的。不飲不食期間,日常活動照樣進行,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伊斯蘭曆是類似中國農曆的曆法,屬太陰曆(或簡稱陰曆)。伊斯蘭曆法中,一個月只有29或30天,不可能有31天,至於是29還是30天,端視月亮的圓缺來決定,從新月出現開始是一個月的第一天,直到下個新月出現為止。一年12個月約有354天。

比照西洋曆會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年的齋戒月不會是西洋曆固定的時間。去年齋戒月開始時間是98年8月21日,今年的齋戒月會提早約10至11天,每年齋戒月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都不相同。所以一個人的一生,會經歷在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齋戒。不會發生住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人永遠在固定季節齋戒的情況,不管你住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體驗在不同時節齋戒的感受,這就是造物主的神奇。





註:除了老人和小孩外,其他符合在齋月中不用把齋者,在齋月過後還是需要還補。

至於小孩長大多大才需要齋戒?一個人到了有生育能力的年紀就有齋戒和禮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