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宣教有必要嗎?

宣教時常會有不開心和沮喪的事。

不開心的是穆斯林對宣教的阻礙,還有不願去瞭解自己宗教信仰的心態。

沮喪的是也許末日將近,有許多人顛倒是非、為非作歹,自己卻又無能為力。

每當看到不少污蔑伊斯蘭的網站或新聞,除了無力還是無力。

試著去更正他們對伊斯蘭錯誤的資訊,但我一個能力有限,結果還是無力。

宣教幹什麼呢?穆斯林自己都不在乎了,我又何必呢?

宣教幹什麼呢?伊斯蘭的勢微是末日的徵兆,我又何必呢?

在真主面前,起碼我可以抬頭挺胸的說:「祢要我學習,我做到了、祢安排我走向宣教,我也做了、祢要我把所學的教給大家,我願意,但有多少人在意呢?只要是祢要我做的,我都會去做,但我一個人真的無能為力,我盡力了。」

我真的不明白。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林杯杯

有次,一位教親提起了他,今年滿80歲,女兒是位歸依穆斯林,先生是位土耳其人,目前住在維也納,父女倆一般是透過長途電話聯繫的,而且長期下來似乎也因此歸信了伊斯蘭,重點是林杯杯患有肝癌,每星期一、二都必須搭車從宜蘭到台大醫院去看診。

第一次見面便是在台大醫院的病房,和想像中的林杯杯完全不一樣,他是位十分樂觀、又愛開玩笑的老人家,連醫院的護士們也常被他逗得開懷大笑,林杯杯很健談,問他為何不跟女兒去國外住也好有個照應,他說他這輩子做任何事都不喜歡麻煩人家,即使自己的小孩也是,何況他每星期必須來台大看診,於是便留在臺灣。

記得教親還說過,有次兒女們從國外回家探望,晚餐時他竟然哭了,原因是說,已經好久沒人為他煮一頓熱騰騰的飯了,於是便著手計畫、定好日期,找幾位好朋友,改天一起去宜蘭看看他,煮一頓午餐或晚餐,把我們穆斯林的溫暖帶給他。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信仰的滋長


一般穆斯林在談信仰時,多半不是一般人所定義的「信仰」。一般人談信仰時,指的是「宗教」,但穆斯林談信仰時,多半說的是「Iman」(原文為阿拉伯文,有些中文書籍會音譯為「伊曼尼」),指的是「信仰的層次、深度」,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只能意會而很難言說的概念。


剛入教時每次聽人跟我談iman都很不習慣,不明白為什麼我都歸信了,還不斷跟我強調iman的重要性。尤其,有一則聖訓說:「你們中一個人沒有信仰,直到他喜歡我勝於喜歡他的父親、兒子和整個人類。」也就是說,除非一個穆斯林喜愛穆罕默德聖人勝過自己的親人,否則不算是有信仰。
當我初次看到這個聖訓,真的很不服氣:「為什麼?」我入教、我禮拜、我封齋、我學習伊斯蘭的教義和知識....,為什麼只因無法做到喜愛聖人勝過自己家人就成了沒信仰?
那是我入教的第一年。我很不服氣。

同時間,與我差不多時間入教的好姊妹也談論到對穆聖的感情,我們都一樣不服氣。我們時常到清真寺跟教長和老師學習,某天,她對老師說:「我知道穆聖在伊斯蘭的地位,但穆聖離我們太遠,我和Shamsah都覺得對穆聖沒有甚麼感情。」(Astagfirullah)
天啊!我聽完她勇敢的言論當場要跳起來,臉色馬上漲成紅色,也許是因為生氣,也許是因為羞愧。

因為我打從心裡知道穆聖在伊斯蘭和穆斯林心中的地位,也知道穆斯林對他的情感,只是因為當時的我對聖人還沒有那種感情。明知道那是穆斯林該有的態度但我卻沒有,所以感到羞愧;因為做不到,所以對自己生氣;因為沒有心理準備會被好姊妹就這樣在別人面前赤裸裸地說出我的心聲,所以生氣。

當初的我不知道,iman是需要培養的。對宗教的認同或許可以讓一個人歸信,但信仰卻是要靠宗教知識的學習、對聖人的了解,慢慢培養起來的。
當初的我聽到別人對穆聖的誤解會覺得應該要生氣而生氣;現在的我遇到同樣的狀況會試著穩住自己的怒氣,向對方解釋真實的情況。不生氣,不代表我不夠愛穆聖;不生氣,是因為聖訓教導我們不要被憤怒擺布。
越了解這個宗教、越了解聖人的言行,自然而然會發自內心喜愛聖人。

一個人的歸信,不代表有信仰。信仰是需要培養才能滋長的。
歸信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人不可貌相之有意思的對話


新營街頭遇到一位老先生,下面的對話已從台語翻譯成國語,請自行想像。

阿伯:「你們傳的是什麼宗教,信什麼的?我不認識字,看不懂上面寫甚麼。」

「我們信的是伊斯蘭,帶來平安、崇拜獨一的真神!」

「每個宗教都嘛帶來平安,只是不知道要信哪個宗教才是對的?」

「信仰宗教要有根據,所謂跟據,就是祖先傳下來的、有正確歷史的宗教。」

「怎麼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歷史也有假的啊!」

「所以要找有客觀說法的歷史,寫歷史的人品德好不好、會不會因為喜歡哪個人或哪個宗教,就寫好的東西,不喜歡的,就亂寫一通。」

「對啊!聽說古代有個美女,因為皇帝不讓她嫁到番邦,所以就把那個美女的畫像故意畫得很醜。」

「王昭君!你說的應該是王昭君。」

「呴〜阿哉!可能是吧!請問你們信的是跟基督教一樣嗎?」

「有點像,我們信的都是獨一的上帝,差別在於他們把耶穌當神、當做是上帝,但是對我們而言,他是使者、是聖人,並不是神!」

(阿伯似乎不太懂。)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注意


南部三不五時都會有人進教,雖然不是很頻繁,不過充滿驚喜,甚至偶有在火車上,當宣教人員跟民眾談完的時候,馬上就入教了。

不過,有人進教,也會有人出教,出教的問題普遍都與生活息息相關,但重點仍在於穆斯林之間的冷漠,還有宗教人員在信仰上一昧對穆斯林的謾罵,話說,人們來到清真寺是為了增加信仰、尋求溫暖,並非來挨罵的不是嗎?

禮拜不是罵出來的,而是自發性崇拜真主的行為,我不是很明白,為何要罵?
如果真要罵,我倒是覺得該罵的,是為何沒有人來維護穆斯林的信仰吧!
台灣不是伊斯蘭國家,也並非是穆斯林眾多的社會,宗教的存在,必須依賴彼此之間的相互協助與團結,見面時的虛寒問暖、久違的電話聯繫,很難嗎?

我想問問清真寺裡的朋友們,你們可曾這樣過?
我相信有的,但只針對親人和友人,不過,應該不曾對陌生的教親、或者歸依的穆斯林這樣吧!

你們可以用責備來代替培養穆斯林信仰的方式,也可以用冷漠和推卸責任的態度來對待陌生的教親或歸依穆斯林,但請不要忘了,你們領的薪水、肩上扛的責任,真主在看著,後世會審判的。